世人皆愿福如東海,壽比南山。殊不知,世人之福,皆有定數(shù),福報享盡,災(zāi)到人亡。古圣先賢告訴后人,少年培福,中年積福,老年享福。如此一來,人之福報則綿長不盡矣。
每一個活在世上的人,能活在世上,是因為他有福報。如果他的福報盡了,不論是升斗小民,還是帝王將相,皆命終。今人多無知,不孝父母,不敬長輩,唯獨溺愛子孫。從小就給孩子錦衣玉食,嬌生慣養(yǎng),衣食住行,皆是最好。結(jié)果,孩子成長期間,忤逆父母,唯我獨尊,事事不如意,還染上種種不良習(xí)氣,更有甚者,違法亂紀(jì),敗壞家風(fēng)。
以上現(xiàn)象,當(dāng)今社會比比皆是,不勝枚舉??墒怯腥苏疫^真正的原因嗎?其實原因很簡單,是父母把孩子的福報提前用光了!當(dāng)今社會,倫常顛倒,本末倒置,父母給孩子吃最好的,穿最好的,用最好的,只是在消子孫的福!孩子呱呱墜地,來到這個世間,對于家庭社會毫無貢獻可言,能有多少福報?!你從小讓他過上皇太子的生活,那是在折他的壽!吃不必太好,衛(wèi)生就行。穿不必太好,溫暖就行。住不必太好,和睦就行。用不必太好,安全就行。學(xué)校不必太好,師長有德行學(xué)問就行。娶老婆不必太漂亮動人,能孝順公婆、能持家教子就行。嫁老公不必太有錢帥氣,能養(yǎng)家糊口、能不染惡習(xí)、能心善仁慈就行。求師問道,不一定要是能飛天遁地的大羅金仙,也不一定要是大徹大悟的得道高人,只要德行與學(xué)問在你之上,皆可以他為師。古今中外圣哲皆有云:我幼年時,我父母給我最大的遺產(chǎn)就是貧窮!古德云:窮且益堅,不墜青云之志。《孟子》云:天將降大任斯人也,必苦其心志,勞其筋骨。古諺云:窮人的孩子早當(dāng)家。
當(dāng)今社會,物質(zhì)豐盈,父母不需以貧窮來迫使孩子早懂事、早立志、早當(dāng)家。但是,父母必須早讓孩子知道錢財飯食,一分一毫皆來之不易,讓孩子學(xué)會節(jié)儉惜福、獨立勤勞等品性。讓孩子接觸圣賢教育,培養(yǎng)孝心善心,明白德行與學(xué)問是在未來人生道路中最為寶貴的財富。唯有這樣,孩子才有可能孝順父母、尊敬師長、用功學(xué)習(xí)、不交惡友、不染惡習(xí)。如果你整天把他捧在手上、含在嘴里,讓他作威作福,長輩都圍著他轉(zhuǎn),那是孩子災(zāi)難的預(yù)兆,那只有折他的福壽。
古人云:教兒嬰孩,教婦初來。是的,孩子要從小培養(yǎng),進行扎根教育。扎什么根?孝心。孝心一開,百善皆來。教育子女,培養(yǎng)后代良材,當(dāng)分時間段來管教。一至八歲,主要培養(yǎng)德行,教育做人做事之道理,并身體力行,為孩子做出榜樣。人的修養(yǎng)德行,交往禮儀,將影響一生的成敗。一至八歲不需教他太多文化知識,會讓孩子思維混亂,難以消化。還會過早把他的清凈元神轉(zhuǎn)成隨凡塵俗世的識神,會使他將來精氣神不足,難當(dāng)大任,折其福壽。如果一個人學(xué)富五車,卻體弱多病,那如何利益眾生、造福社會?等他八歲以后,再讓他學(xué)習(xí)世間基礎(chǔ)知識、文化常識。等十六歲后,精固血暖,四大調(diào)和,五臟安泰,百骨精髓充滿后再學(xué)習(xí)世間千萬學(xué)問也不為遲。如果從小就嬌生慣養(yǎng),吃好用好,嬌生慣養(yǎng),不知勞動,不懂感恩,那是折他的福壽呀!希望眾人能細(xì)心體會其中真實道理,早日覺醒!
我告訴你們,你們有小孩子的人,給他玩具,不要買新的,給他一點舊的就可以了。為什么呢?不但玩具不要新的,甚至于他穿的衣服,用的那個搖籃、搖車,或者坐的東西,都給他舊的就可以了,不要給他新的。
因為小孩子一生出來,你不知道他在前生有沒有修行,有沒有善根,有沒有這種福報?假使他有福報、有修行、有善根的話,你也給他慢慢用,不要一下子就用完了。
所以小孩子給他一點舊的東西用,他會活得長命一點;本來壽命很短的,你盡給他一點舊的東西,他壽命也會長了。說:“這個沒有科學(xué)的根據(jù)呢!”這個雖然沒有科學(xué)的根據(jù),可是有哲學(xué)的根據(jù),有哲理在里頭。
小孩子你就給他盡用新的東西,把他這個福報都給消了一些;等他長大了,本來應(yīng)該有錢,喔!受窮了;本來應(yīng)該活得命長,啊,壽命也活不那么長了!
所以用舊的,“減衣增福,減食增壽”,你穿的衣服省一點,有舊的衣服穿就好,那么這就能增加你的福報;你若減食呢?所以我沒有對你們講嗎?我們現(xiàn)在一天吃一餐,將來壽命愿意活多長就活多長。
因為我們一天應(yīng)該吃三餐,普通人都吃三餐,我們吃一餐,吃一餐又少吃一點,所以這省很多的食物,本來活五十歲,夠我們可以活一百五十歲。這個方法是很現(xiàn)實的,是很實在的。
那么說:“那我不愿意活那么大年紀(jì),我都還是吃三餐了!”這也沒有問題的,無壽者相嘛!那你就一天吃一百餐啰!
所以小孩子給他一點舊的衣服穿,舊的房子住,舊的一個搖籃,那么這也就是說給小孩子?xùn)|西,給舊的就可以了。
前幾年有一位官員在自己孩子滿歲生日那天,為孩子辦了一個演唱會,邀請明星為孩子唱歌,給親朋好友和同學(xué)等人發(fā)了請柬,官員的面子很大,而且很多人靠這樣的機會送禮。當(dāng)天的收入是上百萬元人民幣,大家過了一場歡天喜地的生日,當(dāng)時有個人看了一下孩子,就搖搖頭,對身邊的人說,可惜啊,可惜,孩子本來可以活七十歲,但因愚笨父母的貪欲損失了孩子的福報和壽命,孩子活不了三天。今天為孩子殺了那么多動物,吃的東西多數(shù)是肉食,喝酒,抽煙,哎呀,造業(yè)??!第二天的早上,昨晚過生日的孩子突然得了怪病,下午就面對死亡。一個小孩子,不到二歲,就給他隆重舉行生日,接受很多生日禮物,而且請吃飯時肉食為主,為孩子殺了很多生命,給他買貴重的衣服,這也是損害他的福報。所以很多人越長大越?jīng)]有福報,一部分是父母幫忙損耗掉的。
曾經(jīng)有個富貴女人和窮困女人是鄰居,她們倆是從小一起長大的好朋友,她們倆個就像親姐妹一樣,感情非常好。結(jié)婚后她們倆個又同一天、同一個時辰各自生了一個男孩,她們的孩子生時只隔著一堵墻,兩窗相對,兩兒同時落地。不但生時時刻相同,連分秒都相同。有一天她們讓一位師父幫他們看看兒子們的將來,師父就告訴她們倆個,兩個孩子的壽命、福報、能力都相似的,如果你們教育好的話,他們能活到九十歲。后來富貴家把兒子當(dāng)成心肝寶貝,兒子想要什么就給什么,窮困家讓兒子吃飽穿暖,教育孩子積德行善、幫助別人,帶兒子去救生、布施等善業(yè)。富貴家的兒子三十五歲就早亡了,而且他沒有做任何事情,一直靠父母生活。窮困家的兒子一直都活得很好,自己創(chuàng)造了很多事業(yè),把家庭變得富裕起來。后來富貴女人到寺院找?guī)煾?,就說:“你不是說我家兒子能活到九十歲,為什么三十五歲就走了。你還說,我家兒子和鄰居家的兒子福報、壽命、能力都一樣,但他們之間差距太大了,為什么?”大師直接說:“我當(dāng)時告訴你們帶好孩子,可是你沒有帶好,反而讓兒子過上榮華富貴的生活,他想要什么你們都給,他的福報先消耗盡了,而窮困人家的兒子生長在貧賤的環(huán)境中,對福報消耗得很少、很慢,而且他的母親幫他增添福報,教育孩子做好事,做好人,他的福報一天比一天增長,他這樣下去能活一百多歲,一生平安幸福。這兩個兒子,用今天的話來說,因為后天生存環(huán)境的不同,各自消耗生命能量的速度不同,導(dǎo)致了他們的命運完全不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