孔子說:“君子藏器于身,待時而動,何不利之有?動而不括,是以出而有獲,語成器而動者也。”
孔子以為一個人要成功一件事業(yè),非要有自己的本事不可。有了學問,有了能力,就是所謂的“藏器于身”。絕不能靠人??!如果你以為我有幾個人幫我做事,你已經(jīng)注定要失敗了,就算成功也是失敗的,因為這個天下不是你打來的。要注意“藏器于身”,大家要注意這個“藏”字,深藏不露,還不要表示出來。有器不用可以,但不可無器。
所以當領袖的人要樣樣都行才可,你不行我都會,才可以當領袖。如果你以為當領袖的人可以不必懂,反正都是別人做的,當領袖的都是無為的,那是你沒有把書讀通。無為是無不為,沒有不能為的。真的要能合攏這個世界,匡救時代的危機,不是任何人都能的。譬如說唐吳兢《貞觀政要》,那是學會了當皇帝用的,不是隨便讀讀的。《資治通鑒》也一樣,那是司馬光寫給皇帝讀的,是當皇帝的作業(yè)練習本。
所以千萬要注意“藏器于身”,能藏器于身,有智慧,有本事,才能創(chuàng)造你的歷史。唐太宗樣樣都行,談書法,唐太宗書法好;論武功,唐太宗武功好;論詩,唐太宗詩也比別人高明。那真是天才兒童,樣樣都好。所以唐代的文化那么盛,因為唐太宗行,才有那么高明的部下,這就在于上邊的領導。如果你什么都不懂,你還能當班長?那才是怪事!所以做領袖的,不是笨人能夠當?shù)?。這是第一,自己要有本事。
第二還要有機會。你有了本事,機會未到,命運未到,我看還是跟我一樣,教教書算啦!蹺起二郎腿,在茶館里吃吃茶、吹個牛,還有人聽聽;如果說評書,還可以混兩個錢吃燒餅。你說你本事很大,但這個時代不屬于你,命運不屬于你,那沒有用的。
前天有一位八十多歲的老朋友來聊天,他說他二十多歲時就知道這個時代已不屬于他啦!所以拱手拜拜再見。不屬于我的,爭亦無用。就像打牌一樣,每一個人都有贏錢的希望,但個個也都有輸錢的可能,這一張不可知的牌,究竟到的誰的手里?不知道,但是有先見之明的人就知道。這張牌既然不會到我手里了,要我付出太多的代價去碰運氣,算算還劃不來,我不干。記得當年讀一首唐詩:“澤國江山入戰(zhàn)圖,生民何計樂樵蘇。勸君莫話封侯印,一將成名萬骨枯?!?/span>這是唐人的詩,想想一個人就是成功,這個成功的金字塔也是建立在千千萬萬個骼髏上的,放下算啦。“勸君莫話封侯印,一將成名萬骨枯”,就是這個道理。
做生意也是這個樣子。你在股票市場賺了一千萬,你可知道多少家都在哭呀!那也是“一將成名萬骨枯”??!所以古人說:“一家飽暖千家怨,半世功名百世愆”。一家人吃飽了肚子,多少家的人都在仇視你、忌恨你。你在股票市場賺了一億,說不定有人就因為賠錢,支票不能兌現(xiàn),讓太太去板橋監(jiān)獄坐牢了。這是個哲學問題,所以一家飽暖,一家發(fā)財,就有千百家破財。你一家吃得特別好,別人會妒忌的,“格老子,他一家為什么會這么好、那么豪華呢?”所以說“一家飽暖千家怨”。
“半世功名百世愆”,半輩子的功名富貴,百世,一百代的罪過。雖然這些都是消極的人生哲學,但大家在這些地方都要留意,得意時須想到失意人。這就是我們中國持盈保泰的道理。
同時這也就是“藏器于身,待時而動”的道理。時代不屬于我時,明哲保身算啦,時代屬于我時,當然也不可坐而不動。如果你放棄時代而不干,同樣也是罪過。你不干,別的人上來干的話,也許死的人會更多。從前歷史上的人物,因一念之間的慈悲,不忍殺一個人,結果貽誤天下蒼生。所以孔于說“藏器于身,待時而動,何不利之有”?
“動而不括”,不動則已,一動就是全面的;“是以出而有獲”,一件事情不做則已,一做就要有成果。這是孔子對上面這篇文章的結論。
“語成器而動者也”,所以你要成就一番事業(yè),要先問問自己本身的條件夠不夠。首先你要“藏器于身”,本身要有本事,有條件,如果你說你有個朋友很能干,有個老師會幫你,那是空的;你說你有個好太太,也靠不住??!也許明天就跟你離婚了!這些都靠不住,甚至連你自己也靠不住。天下事就是如此,各位千萬要注意。所以要“藏器于身,待時而動”,這是很深刻的道理。然后“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”。構成了這些條件,便可以“獲之無不利”了。
我們看項羽、劉邦出來爭天下,兩個人都想當皇帝,但是成功的還是有他的條件的。朱元璋當了皇帝,下朝回宮,大腿一蹺,跟他太太說:當年當和尚,討飯都討不到,幾乎自殺,想不到今天會當皇帝。這是真話,漢光武也講過類似的話,當年出來并沒有想過當皇帝,只求自保而已。為了自保,長期地奮斗,時勢造成了后來的結果,當然也因為他是“藏器于身”的人。
上海人才網(wǎng)©®(XSHRCW.COM 、新上海人才網(wǎng).COM)玉汝于成®靈煉®企業(yè) 版權聲明:本站文章內(nèi)容及圖片由互聯(lián)網(wǎng)用戶自發(fā)貢獻,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,不擁有所有權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。
如發(fā)現(xiàn)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/違法違規(guī)的內(nèi)容, 請聯(lián)系18221406898舉報,一經(jīng)查實,本站將立刻刪除。
Copyright C 2015-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靈煉人力資源有限公司版權所有,上海靈煉人才服務中心運營服務
滬ICP備15007885號-1
地址:上海市浦東新區(qū)周浦鎮(zhèn)振興路25號 EMAIL:xshrcw@qq.com
統(tǒng)計 人力資源證: (滬)人服證字[2023] 第1200019323號
Powered by 上海人才網(wǎng)31011502401985號